又名蘆柑(福建),為世界有名寬皮柑,原產印度中部Suntara之古老柑橘品種,唐朝即由印度傳入大陸華南,乾隆四十年(1775年)由潮州引入臺灣植於新庄。臺灣椪柑有高墻系及低墻系兩種,1950年代在臺北林口地區發現軟枝系(枝條水平生長,樹形似檸檬)。1970年代亦在東勢發現無籽椪柑,惟果形較高、糖度較低並未推廣。椪柑果肉柔軟多汁,含有豐富的維他命A、C,一般都以鮮食為主。
樹勢強健,枝條密生直立性強,幼齡樹易形成圓筒形或紡錘形,成齡樹則呈圓頭開張形。葉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翼葉小,葉面富光澤,葉緣有不明顯鋸齒及淺波浪狀,花多為無葉花及有葉花枝,軟枝系有葉花枝較多。高墻系及軟枝系果實球形至扁球形,果重150~250公克,果頂寬廣,果梗端易有短頸突起,果皮較粗、剝皮容易,成熟時易浮皮,較不耐貯藏。低墻系果實較小,果重150~200公克,扁圓形,果皮較細緻光滑、較薄,成熟時果實緊,較實皮,果汁含酸量較高,較耐貯藏。低墻系產量較低,臺灣栽培較少。椪柑果實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成熟,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在11~13 °Brix,酸度0.5~0.6 %,風味優異,每果實有種子5至10粒,多胚性,胚綠色。
照顧方式:
日照:以全日照環境最好,至少要有半日照。
環境:要進行疏果、疏枝(剪枝)的工作,剪去強枝和弱枝,做空間通風和樹勢的調節,可減少蟲害、菌害並可維護果實品質。
澆水:土乾澆水,保持良好通風與排水,防止過度潮濕。
介質:應使用含有機質,富保水力,且排水性良好的栽培土種植。
施肥:正在結果時都不需要施肥,等到果實都掉光或使用完之後再根據肥料用量指示,1季施1次長效性肥料即可。
繁殖:可用播種法。
粉絲團聯絡我們:
https://www.facebook.com/shialinn/
椪柑商品購買區:
https://52xianglin.com/%E6%A4%AA%E6%9F%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