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文名稱:    山蘇
‧英文名稱:    Bird's-nest fern、 Nest fern
‧學名:    Asplenium nidus Linn.
‧科名:    鐵角蕨科(Aspleniaceae)鐵角蕨屬(Asplenium)
‧別名:    台灣巢蕨、鳥巢蕨、歪頭菜、鳥巢羊齒、雀巢羊齒、台灣山蘇花、山蘇花。
‧原產地:    非洲至玻里尼西亞一帶、澳洲、亞洲熱帶區、東南亞。
‧分布:    綠島、蘭嶼、台灣境內 2500 公尺以下。台灣廣見於全島中低海拔山區森林內,著生為主,偶岩生,數量非常多。

 

‧用途:    1. 盆栽、寄植觀賞等。其葉片為優良花材。山地同胞取奇芽搗碎敷創傷,而且捲曲嫩葉可炒、煮食,亦可以煮稀飯和做泡菜。
            2. 藥用:性味:微苦、涼。效用:全草:清熱解毒。


‧莖:    根莖短而粗,緣葉自地下莖叢生,由中心向四方開展而成巢狀。


‧葉:    葉序為叢生(簇生),葉端漸尖為外型闊披針形,葉脈在僅中肋有明顯突出葉背,其葉色正面翠綠,葉柄、短而多肉、黑色、基部被有黑褐色線形鱗片。葉柄短,葉片披針形,全緣些微呈波浪形,間有小缺刻,全長約 70 公分,寬 10 公分。


‧花:    蕨類無花。


‧果實:    孢子囊群線形,位於中肋和葉緣之間,由中肋延側脈著生。冬季生育緩慢,夏秋發育快速,喜好溫度介於 20~30 度之間,若低於 15 度的話則有黃化、壞疽等寒害現象。

(1)栽培環境:山蘇花為半日照植物,非常耐陰,盆栽生產的地點雖然不一定要遮雨但簡易的遮光網設施是必須的,建議在平地最好用一層80%或雙層60%+50%的遮光網,以防止日照太強造成葉片黃化或日燒。

 

(2)種苗來源:盆栽山蘇的種苗皆以孢子播種為主,孢子播種雖然耗時但可獲得非常大量的種苗,苗期在夏季生長旺盛期給予充足的水分和養分,可以縮短苗期。羽葉山蘇和波浪山蘇因無孢子,以組培苗供應種苗。

 

(3)栽培介質:山蘇花為附生性蕨類,故栽培介質最適合pH值為6.3~7.3,以通氣性好及保肥力強較佳,故用含有機質成份較高的介質,如泥炭土、腐熟樹皮、蛇木屑、蔗渣和稻穀等混合介質。亦可將根部完全用水苔包圍,固定於蛇木板(柱)上。

 

(4)水分和肥料:水分是影響山蘇花生長最重要的因子,為了省工利用人工噴灌方式澆水,在夏季可增加濕度及降低溫度,提供山蘇花最佳的生育環境,在夏季乾旱時一天可噴灌2~3次,冬天則一天一次。山蘇花對化學肥料較敏感,濃度不可過高,建議在生育旺盛期每個月施用含氮肥濃度較高的液態肥料如花寶或百得肥二次可促進快速生長,濃度2,000~3,000倍即可,另外每3~4個月可在盆裡施用緩效性肥料如好康多或奧妙肥以避免營養缺乏。

 

粉絲團聯絡我們:

https://www.facebook.com/shialinn/

山蘇商品購買區:

https://52xianglin.com/%E5%B1%B1%E8%98%87.html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盆栽&盆景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ddy911405 的頭像
    teddy911405

    鄉林園藝

    teddy9114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