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Rhododendron mucronatum
科名:杜鵑花科(Ericaceae)杜鵑屬(Rhododendron)
別名:映山紅、滿山紅、迎春花、播田花、躑躅。因平戶杜鵑花期恰是水稻播種期,所以也被稱是「播田花」。
平戶杜鵑是杜鵑花科杜鵑屬常綠至半常綠灌木植物,園藝栽培種,日本園藝公司栽培之品種,由唐杜鵑(Rhododendron simsii)、大紅杜鵑(Rhododendron scabrum)、白琉球杜鵑(Rhododendron mucronatum)、岸杜鵑(Rhododendron ripenser)、糯杜鵑(Rhododendron macrosepalum)等雜交育成,主要分佈區以日本本州南部至九州為主,屬大型杜鵑,株高一至三公尺,幼枝開展,分枝多,枝條平滑,密被灰褐色開展狀長柔毛,混生少數腺毛,單葉互生,簇生於枝條先端,葉披針形、卵狀披針形、長圓狀披針形、長橢圓形,葉端鈍尖至圓形,葉基楔形,全緣葉,葉長二至六公分,寬五至十八公釐,紙質至革質,葉面深綠色,疏被灰褐色貼生長糙伏毛與短腺毛,亦有光滑無毛之葉,密度不一,羽狀脈,中脈、側脈與細脈於表面凹陷而於葉背隆起或明顯可見,葉面皺感,無托葉,葉柄長二至四公釐,密被灰褐色扁平長糙伏毛與短腺毛,兩性花,下位花,整齊花,花單生或繖形花序,常成總狀排列,頂生於枝端,具花一至三枚,花梗長約十五公釐,密被淡黃褐色長柔毛與腺頭毛,花萼大,合生筒狀,綠色,宿存,四至七裂,常五裂,披針形,長約十二公釐,覆瓦狀排列,密被腺狀短柔毛,花瓣合生闊漏斗形花冠,長三十至四十五公釐,徑約六至十五公分,花紅、粉紅、桃紅、橙紅、淡紫、白...等色,單瓣花,四至七裂,通常五深裂,裂片橢圓狀卵形、長圓形,長約與花冠管等長,無毛,無斑點或具斑點,雄蕊四至十枚,通常十枚,不等長,約與花冠等長,離生,著生於花冠基部,花絲無毛或中部以下被微柔毛,花藥二室,淡黃褐色,先端呈尾狀,頂孔開裂,雌蕊心皮三至十八枚,合生,花柱一枚,伸出花冠外,無毛,宿存,子房卵球形,長約四公釐,直徑約二公釐,密被剛毛狀糙伏毛與腺頭毛,子房上位,子房四至十八室,通常五室,中軸胎座,胚珠多數,蒴果,圓錐狀卵球形,長約一公分,室間開裂,種子細小,植株具毒。
照顧方式:
日照:屬半陰性植物,夏季強光高溫的狀況下,應須適度的遮陰,以減少日燒、可以避免日燒或落葉的情形。
澆水:土乾澆水。
介質:介質的選擇與水分的管理有絕對的相關。杜鵑介質以pH值為4.5~5.5,通氣性佳,低導電度之栽培介質。如以水苔泥炭土或椰子纖維加珍珠石,以 3比 1的比例混合之介質栽培杜鵑,生長良好。一般排水好的介質,所需之水量較保水性佳的介質多約10%。介質若水分過乾,易減弱營養生長而提早花芽分化,但開花不整期;若澆水太多則通氣不良生長而提早花芽分化,但開花不整期;若澆水太多則通氣不良,根系生長不好,而導致植株生長緩慢或營養失衡,甚而得病死亡。灌溉方式若是噴灌方式澆水洗葉,易傳染病害,滴灌或利用毛細作用灌溉可減少病害發生。
施肥:一季施一次肥。
繁殖:可用播種、扦插、分株、壓條和嫁接等方法來繁殖,又以取一段枝莖做扦插繁殖最為方便與省時。
粉絲團聯絡我們:
https://www.facebook.com/shialinn/
平戶杜鵑商品購買區:
https://52xianglin.com/%E8%A5%BF%E6%B4%8B%E6%9D%9C%E9%B5%91.html